皮书观点
2015年5月8日,由北京中医药文化传播重点研究室、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药文化研究与传播中心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举办的首部中医文化蓝皮书《北京中医药文化传播发展报告(2015)》发布会在京举行。
中国古代将具有最高医疗水平的医生称为“上工”、又称“大医”。上工能够“见色知病,按脉知病,问病知处”,也就是能够预见即将引发疾病的各种因素,也能够分析出患病后有可能的变化情况,从而予以及时的控制。如果只能对已经发生的疾病进行治疗,那就不能称其为“上工”。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自从2007年将中医“治未病”健康工程列为中医药服务百姓健康推进行动工程以来,在全国先后确定了四批共173所中医预防保健服务试点单位,同时要求在全国二级以上中医医院建立“治未病”科,开展“治未病”服务。全国各地在中医院内部抽调医生组建“治未病”中心或治未病科时,确有不少中医院或综合医院采取了仓促上马、带有一定迎合性的组建方式。因此,在治未病专业人才的整合上,必然会捉襟见肘,难以按照“上工”的要求来严格选拔具有高水平的中医师来从事治未病工作,这与《黄帝内经》所强调的只有上工才能“治未病”的要求相差甚远。虽然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有《中医医院“治未病”科建设与管理指南(修订版)》,但该指南仅涉及“治未病”科室的日常管理,而对“治未病”的诊断、治疗性调控等关键性技术问题并未涉及。
本课题组对北京中医医疗机构开展“治未病”情况的调研结果显示,从医在19年以内的有47.96%,从医30~39年较有临床经验的仅有13.22%。中医药是一个需要有丰富经验积累的应用性学科,从目前北京从事“治未病”专业人员的从医医龄和学术成果来看,难以证明大多数专业人员已经具备“上工”的能力。这其中,还有46.67%的治未病专业人员从事此工作的时间还不到两年,而且他们在从事“治未病”工作前都没有接受过专业培训。即使参与培训,目前中医本身也只有已延续了上千年的简单调治手段,缺乏对“未病”状态更好的、更可靠的调控方式。目前的现状是不少医院存在“下工治未病”的严峻问题,也就是说严重缺乏称得上是“上工”的高水平中医师。而且,临床调控手段相当于普通的保健工作、类似西医的健康管理工作和针灸推拿方面的治疗性工作。
(参见《中医文化蓝皮书:北京中医药文化传播发展报告(2015)》p66,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年5月)
0 人参与 0 条评论(查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