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版入口|手机版|APP| 网站地图| 帮助中心
您好,欢迎来到皮书网! 登录|注册|

更多>>皮书作者

谢伏瞻
    谢伏瞻,中国社会科学院原院长、党组书记,学部委员,学... 详情>>

更多>>皮书机构

皮书观点

中医养生必将成为现代人的“标准健康方式”
——《北京中医药文化传播发展报告(2015)》指出
来源:中医文化蓝皮书  作者:张雯鑫   发布时间:2015-05-08

  2015年5月8日,由北京中医药文化传播重点研究室、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药文化研究与传播中心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举办的首部中医文化蓝皮书《北京中医药文化传播发展报告(2015)》发布会在京举行。

  中医养生就是根据人体的生命发生发展规律,有意识地自我采取一系列具有保养、调养、养护身体的方法,主要通过养精神、调饮食、练形体、适寒暑等方法,以达到减少疾病、增进健康、延年益寿的目的。这符合现代人的健康需求,只要大家对日常生活稍加调整,就可以自然地将中医养生方式用于日常生活之中。

  第一理由:生态性。中医养生是一种自然、立体和流畅的生活方式,既重视身心双修,更重视春夏秋冬季节、昼夜、地域等时空变化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以顺应大自然的变化。

  第二理由:防御性。中医药养生“治未病”医学思想早在《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论》中就已提出:“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具体来讲,主要针对三个阶段的三个原则:

  一是未病时要“未病先防”:要注意摄生,防患于未然,尽量防止疾病的发生;

  二是患病后要“已病防变”:要注意早诊断和早治疗,尽量防止病情加重;

  三是病愈后要“瘥后调摄”:要注意处理后遗症,尽量防止疾病的复发。

  第三理由:经济性。从“治未病”角度看,如果在身体尚处于健康的时候能够“未病先防”,就可以防止疾病的发生,根本就不存在医疗费用的支出;如果能够早诊断和早治疗,在患病后采取积极的治疗措施,实现“已病防变”,则可防止病情加重,那么只需花费不多的治疗费就能恢复健康;如果病愈后能够注意“瘥后调摄”,适当调整生活方式,避免或注意消除诱发疾病复发的各种不利因素,以及及时妥善处理后遗症,则可防止疾病的复发,从而避免“再次医疗消费”。可见,养生“治未病”以防患于未然,是中医最大的一个特色优势,不仅能够减少疾病的痛苦,而且可以给个人和国家节约一大笔医疗费开支。

  从目前的发展态势来看,中医养生活动将会更加快速地进入家庭、进入办公室、进入工厂农村,成为现代人每天进行的“标准健康方式”。

  (参见《中医文化蓝皮书:北京中医药文化传播发展报告(2015)》p29,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年5月)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