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版入口|手机版|APP| 网站地图| 帮助中心
您好,欢迎来到皮书网! 登录|注册|

更多>>皮书作者

谢伏瞻
    谢伏瞻,中国社会科学院原院长、党组书记,学部委员,学... 详情>>

更多>>皮书机构

皮书观点

中国个人信息安全重大事件呈频发态势
——《中国网络空间安全发展报告(2015)》指出
来源:网络空间安全蓝皮书  作者:张雯鑫   发布时间:2015-05-04

  2015年4月27日,由上海社科院信息研究所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举办的首部网络空间安全蓝皮书《中国网络空间安全发展报告(2015)》在京发布。

  国内外个人信息泄露事件频发,非法采集、窃取、贩卖和利用网络个人信息的黑色产业链不断成熟壮大,呈现产业化、集团化、跨境化、智能化的趋势,我国个人信息保护面临失控态势,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重大社会现实问题。

  2013年10月,为如家、汉庭等酒店提供网络服务的浙江慧达驿站网络有限公司因为系统漏洞,近2000万条酒店客户入住信息被泄露并通过网络传播下载,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并引发针对酒店的司法诉讼;2014年5月,小米论坛官方数据库泄露,涉及800万使用小米产品的用户,泄露数据包括大量用户资料,可被用来访问小米云服务并获取更多的私密信息,甚至可通过同步获得通讯录、短信、照片、定位、锁定手机及删除信息等。2014年8月,首起在华外国人非法获取我国公民个人信息案开庭,被告人彼特•威廉•汉弗莱、虞英曾被判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罪,两人从2005年至2013年6月接受境内外客户委托对我国公司或个人进行调查,非法收益达2096万余元。同月,多家快递网站因存在漏洞遭黑客入侵,有1400万条个人信息在网络上被层层转卖;2014年12月,铁道部订票网站12306被曝13万条用户个人数据泄露,包括用户账号、明文密码、身份证、邮箱等敏感信息。

  巨大的经济利益是我国个人信息安全面临风险的直接原因。在网络经济大潮下,用户的个人信息是电子商务、网络游戏、网络支付、网络营销等各类网络活动的基本要素,成为商家竞相开发的“金矿”和非法分子牟利的工具。据12321举报中心、中国互联网协会反垃圾信息中心和光芒网联合发布的《中国网民权益保护调查报告》显示,2013年网民因为网络诈骗、垃圾信息、个人信息泄露等侵权现象而产生的损失达到1433.6亿元。

  (参见《网络空间安全蓝皮书:中国网络空间安全发展报告(2015)》p10-11,社科文献出版社2015年4月)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