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书观点
2015年4月21日,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举办的《工业和信息化皮书》发布会在京召开。此次《移动互联网产业发展报告(2014~2015)》《世界信息化发展报告(2014~2015)》《世界网络安全发展报告(2014-2015)》《世界制造业发展报告(2014~2015)》《世界信息技术产业发展报告(2014~2015)》5部蓝皮书在会上同时发布。
中国传统行业的信息化水平滞后,为移动互联网的改造和提升提供了广阔空间。移动互联网平台极大地简化了传统服务业的产业链,加速了供需方的对接,在服务业欠发展的国家和地区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中国市场出现了一批O2O创新创业企业:餐饮O2O如“大众点评”,家政 O2O 如“阿姨帮”,清洁行业 O2O 如“荣昌洗衣”,票务O2O如“猫眼”。互联网金融创新方面则有做大数据征信的“Wecash”和“量化派”,做投资策略交易市场的“微量网”,做网贷债权二级市场的“火球网”,以及帮助中小开发者快速搭建支付模块的“ping ++”和“now 支付”。
车辆的移动性和服务性,使其成为O2O很好的结合点。2010年6月,Uber叫车服务在旧金山开始运营,它通过一款智能手机应用,将用户和出租车司机进行连接。2013年7月,Uber获得谷歌风投基金以及私募资本TPG 2.68亿美元的C轮融资。2014年6月,Uber完成D轮融资14亿美元,估值达182亿美元。Uber加快全球扩张的步伐,2014年7月14日,宣布进军北京,这是继上海、深圳、广州和香港之后,Uber在中国布局的第五个城市。同时,Uber也在不断拓展新业务,2013年Uber宣布与31座城市的本地冰淇淋卡车推出Uber Ice Cream服务,用户可以用Uber招来冰淇淋卡车,并用Uber账号付款。而在2014年的情人节,Uber又推出了送花服务,用户可以在Uber选好鲜花,找一个合适的司机,再让司机把花送到指定地点。
中国爆发打车大战。在中国打车应用市场,阿里巴巴和腾讯两大互联网企业为了抢占市场份额,在半年时间里耗资几十亿元争夺O2O的入口权。在两大巨头的强力支持下,滴滴打车和快的打车两家公司快速进入了全国40多个城市。根据易观国际发布的国内打车应用市场监测报告,滴滴打车和快的打车共同占据了80%的市场份额,大量打车服务团队出局或转型,打车服务行业进入双寡头时代。
(参见《工业和信息化蓝皮书:移动互联网产业发展报告(2014~2015)》p200-201,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年4月)
0 人参与 0 条评论(查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