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书观点
2015年4月21日,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举办的《工业和信息化皮书》发布会在京召开。此次《移动互联网产业发展报告(2014~2015)》《世界信息化发展报告(2014~2015)》《世界网络安全发展报告(2014-2015)》《世界制造业发展报告(2014~2015)》《世界信息技术产业发展报告(2014~2015)》5部蓝皮书在会上同时发布。
蓝皮书指出,现行医保政策和国内生物药企落后的销售策略导致生物药,特别是本土生物创新药的普及十分困难
生物药物对肿瘤、糖尿病及其他血液系统、免疫系统疾病拥有非常好的治疗效果。在上述医疗领域中,患者对生物药物的依赖性很强。但是,目前能够进入我国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的生物药物却非常少。单克隆抗体药物并没有被纳入国家医保目录之中,只有极少数单抗药物进入部分省份的医保目录。但这部分进入省级医保目录的单抗药物只针对住院治疗的患者,患者还需要承担很高的自付费用,这对我国生物药物的普及与生物制药产业的发展都是非常不利的。此外,国内生物药企落后的营销策略也使得本土生物创新药难以打开国内市场。
首先,研发与销售严重脱节。对技术的过度渲染导致本土生物药企在研发思路设计和实验方案的设定中完全以技术创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为目标。这就导致公司过度重视研发,却忘记了研发的最终目的是让产品能够占领市场。很多本土生物创新药上市后,销售人员才意识到公司根本无法提供完善的配套临床应用方案。同时,在新药上市之前,药企与医生缺乏沟通,医生对新药的原理与功效缺乏了解。事实上,新药成功打开市场的关键在于如何指导、教育、说服医生,使其改变处方习惯,让新药有机会出现在患者眼前,但本土生物药企并未意识到这点。
其次,国内生物药企很少为销售新药建立专门的营销队伍,这也影响到了生物新药的推广。市场结果表明,采取代理模式销售新药,虽然前期效果不错,但后续的深入推广往往遭遇瓶颈。同时,药企在选择代理商时非常看重代理商所拥有的销售同类产品的经验,导致一个代理商同时销售几个同类产品的尴尬局面在实践中时常出现,“厚此薄彼”成为代理销售中的常态。
最后,本土生物药企通常忽略药物上市后的临床IV期试验。本土生物药企在新药获批后,便倾向于将全部资源投入新药的销售之中,对CFDA要求的上市后临床研究大多采取应付的态度。事实上,上市后的持续研究可以为医生、患者、CFDA提供更为翔实可靠的临床数据,有利于药物的持续改善,为下一步的市场开拓打下坚实的基础,对新药来说是十分重要的。
(参见《工业与信息化蓝皮书:世界制造业发展报告(2014~2015)》p213-214,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年4月)
0 人参与 0 条评论(查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