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版入口|手机版|APP| 网站地图| 帮助中心
您好,欢迎来到皮书网! 登录|注册|

更多>>皮书作者

谢伏瞻
    谢伏瞻,中国社会科学院原院长、党组书记,学部委员,学... 详情>>

更多>>皮书机构

皮书观点

针对人口老龄化问题,北京应创新养老工作理念,大力发展养老服务业
——《北京健康城市建设研究报告(2015)》指出
来源:健康城市蓝皮书  作者:健康城市蓝皮书课题组   发布时间:2015-04-20

  2015年4月20日,由中国医药卫生事业发展基金会、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北京市健康促进工作委员会、中共北京市委社会工作委员会、北京健康城市建设促进会、首都社会经济发展研究所、北京民力健康传播中心和北京健康城市建设研究中心共同举办的健康城市蓝皮书《北京健康城市建设研究报告(2015)》发布会在京举行。

  报告指出,未来二十年将是老龄化顶峰到来的前期。如何适应老龄化社会的发展,让老年人生活得更加幸福,更加有尊严,将是政府、社会、家庭需要携手共同解决的重大社会问题。北京应创新养老工作理念,大力发展养老服务业。

  1. 创新养老工作理念。必须创新观念,把握定位,调整发展战略和工作思路。

  一是老年人由包袱转向财富。当前全市人均预期寿命已接近82岁,大多数老年人处于低龄阶段,依然身体健康、精力充沛,有的经验丰富、有技术专长,热心参与社会事业,有待开发人力资源,让老年人成为可持续发展的资源。

  二是养老服务由事业为主转向事业与产业并重。养老服务具有事业和产业的双重属性。将养老服务作为一个新兴社会服务业,纳入全市服务业发展大局,可以进一步拉动内需、扩大就业、有效缓解养老服务市场供需矛盾。

  三是养老服务提供主体由政府一元转向社会多元。政府应不再包办养老服务,行业服务主体从先政府后社会,到优先考虑运用市场机制,逐步形成政府主导、社会主体的养老服务发展格局。

  四是养老工作体系由分散转向体系化。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这其中首要前提是明确政府的职责和定位,合理划分基本与非基本养老服务。对非基本养老服务,政府主要通过放开和培育市场、加强行业指导和管理等手段,引导老年人直接通过市场方式获得。

  2. 大力发展养老服务业。创新体制机制、激发社会活力、增加服务供给、提升服务质量,构建政府主导、政策扶持,社会主体、多元发展,市场运营、产业方向的养老服务业发展格局,满足老年人多层次、多样化的养老服务需求。

  一是明确政府职能定位。政府应由直接提供养老服务向统筹规划、政策扶持、资金引导、典型示范和监督管理转变,将具备条件的公办养老机构逐步交由社会力量运营管理,创造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

  二是鼓励社会广泛参与。通过公建民营、民办公助、项目委托、购买服务和以奖代补等形式,鼓励社会资本、社会组织投资养老服务领域。

  三是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产业。应设立支持养老服务业发展的投资引导基金,发挥杠杆放大效应,撬动更多社会资本,培育和扶持养老服务企业发展。编制养老服务业发展指导目录,扶持老年生活照料、产品用品、健康服务、文化教育、休闲旅游、金融服务等重点领域发展。

  四是强化养老服务支撑体系。通过人才引进和专业培训等途径,推动本市高等院校开设养老服务护理专业,重点打造专业的管理队伍和护理员队伍。建设统一的首都养老服务信息服务平台。推进养老服务信息化。完善养老服务的标准,建立养老服务具体行业规范。

  五是推进养老服务创新。在城区,探索开展 “以房租赁养老”试点,扶持一家房屋中介组织建立养老服务平台,解决老人的养老资金来源和信息不对称问题。在农村,按照“区域统筹、整体规划、集中管理”的原则,采取集中与分散结合的方式,盘活农村闲置房产,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完善养老服务体系,推进城乡融合发展。

  (参见健康城市蓝皮书《北京健康城市建设研究报告(2015)》,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年4月)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