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版入口|手机版|APP| 网站地图| 帮助中心
您好,欢迎来到皮书网! 登录|注册|

更多>>皮书作者

谢伏瞻
    谢伏瞻,中国社会科学院原院长、党组书记,学部委员,学... 详情>>

更多>>皮书机构

皮书观点

大学生生死观迷茫复杂,生死观教育亟需加强
——《殡葬绿皮书:中国殡葬事业发展报告(2014~2015)》指出
来源:殡葬绿皮书  作者:课题组   发布时间:2015-04-07

  2015年3月25日,民政部一零一研究所、中国社科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在北京联合举办了“2014~2015年《殡葬绿皮书》发布会”,正式发布了《殡葬绿皮书:中国殡葬事业发展报告(2014~2015)》。

  生死观,是指人对生与死的看法和态度。为什么要调查和研究当代大学生的生死观?相信读者还记得2004年的马加爵案,2010年的药家鑫案以及才过去不久的2013年4月上海复旦大学的投毒案。在我们身边的校园里,每天都发生着大学生因为感情问题、学业与就业的压力、人际关系的挫败等诸多现实问题,悄悄“接近”或“邂逅”死亡,尽管悲剧只是偶发的个案,但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重视,调查和研究当代大学生生死观很有必要。

  武汉大学历史学院教师姜海龙博士认为,针对大学生这一特殊的社会群体,探讨其生死观应该尽量与这一群体的实际生活贴近,真正体现大学生群体真实的观念和态度。通过对调查发现,这一群体在面对死亡、自杀、人生意义、幸福观、压力等生死观的各个具体侧面时,一方面表现出了这个群体特有的理性和生活经验,另一方面却又面临着诸多具体的问题和认知上的困惑。在知识与情感体验,理论认知与实际生活经验上存在着相当矛盾的悖论。比如在如何看待死亡这个问题上,大学生对于死亡的态度实际上呈现的是较为多元化的认识。一方面,绝大多数人都认为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但很多人又对死亡感到恐惧、无助乃至回避想这样的问题。在如何看待“自杀”这样的问题上,从问卷统计来看,有40%的大学生选择了“是对自己和他人不负责的表现,是一种缺乏勇气的表现”这一选项,而有31%的大学生选择了“人有权处置自己的生命”, 此外还有相当多的人选择了“不太清楚”。

  姜海龙博士通过对问卷的分析会发现,当代大学生群体的生死观受到性别、宗教、所学专业、城乡差别等诸多社会文化身份的影响,不同的社会文化身份对于大学生生死观的影响程度和方面也是不同的。以家庭来源的城乡差别因素为例,农村学生与城市学生对幸福、压力、理想等感受有很大的差别。姜海龙博士说,以“你认为活着的目的是什么?”这一问题为例,来自农村的大学生选择“报答父母亲人的恩情”的选项比例远高于城市大学生。“你觉得什么是幸福和快乐的?”这一调查中,来自农村的大学生有选择“能让父母过上好日子,报答父母”回答的比例很高。而在“你对未来走上社会感到压力吗”调查中,来自农村的大学生的压力感要明显高于城市学生。在“你认为会导致一个身边同学想不开自杀的最重要的原因是”的选项中,将“经济原因”与“同学间人际关系紧张”列为选项的农村大学生也高于来自城市的大学生。姜海龙认为,以上渗透在大学生生死观中的城市与农村的差别,值得引起研究者的注意。一方面,这是长期以来城乡差别的社会现实在青年一代文化观念上的内化和反映;另一方面,诸多基于现实和文化层面的窘境,使农村大学生在适应城市中的大学环境,对未来的就业前途和人生意义、自杀的倾向等方面,都面临着比城市大学生更为严峻的挑战。

  从调查的问卷结果来看,目前亟需加强和有必要将生死观的教育引入到大学通识课堂之中。姜海龙呼吁,针对目前大学生生死观教育的滞后,各地高校应抓紧积极开展生死观教育,引导当代大学生建立正确生死观。高校相关部门在进行生死观教育以及心理辅导、心理干预时,应该充分注意到不同大学生的多重文化身份和现实压力,尽量做到理解其心理状态,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和疏导,如此才可以从根本上预防和避免自杀和校园暴力性事件的上演。姜海龙强调,我们大学的人文通识教育,应该让每个学生对生与死有所了解和思考,这样才是一个完整意义上的人。

  (参见《殡葬绿皮书:中国殡葬事业发展报告(2014~2015)》,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年3月,P303~322.)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