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书观点
2015年3月18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主办的“2015年《法治蓝皮书》发布暨中国法治发展与展望研讨会”在北京举行,并发布了《余杭基层治理法治化探索》报告。
法治蓝皮书指出,从全国范围看,政府大量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向社区转移,并对社区完成情况进行各类考核评比,出现机构“牌子多”、考核评比多、创建达标多“三多”现象,社区不堪重负,扭曲了自治的功能定位。
2014年余杭区开展的整治村(社区)“牌子多”、建立工作事项准入制度,促使村(社区)回归服务自治本位,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自我调节、居民自治的良性互动。
余杭区的做法包括,通过制发专门文件,要求为村、社区减负,凡属于基层政府及其职能部门、街道办事处职责范围内的事项不得转嫁给社区组织。通过采取“牌子下墙”“考核限行”“台账电子”等举措,开展基层组织减负工作,对村(社区)组织机构挂牌、考核检查评比、工作台账进行规范管理。
法治蓝皮书指出,针对村(社区)牌子林立的现象,余杭进行村(社区)公共事务清理,开展组织机构挂牌清理试点。以乔司街道为例,乔司街道共有14个村社区,清理牌子总数305个,清理上墙制度136项。
法治蓝皮书指出,针对实践中县区政府职能部门和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通常在向村(社区)摊派行政任务,对村(社区)的完成情况进行考核评比,并且组织名目繁多创建评优活动。之前余杭区列入考核评比创建的项目有14个单位23个项目,经过专项整治,余杭区取消区直各单位对村(社区)的各类单项考核检查评比,全区只保留区和谐(文明、平安)村(社区)考核。
法治蓝皮书指出,以往余杭村(社区)工作人员70%的工作时间都用在了整理台账等行政性事务上,严重挤压了参与居民自治、服务民众的时间。有的地方反映大学生村官的主要工作就是编台账而已。余杭区一方面对村(社区)台账进行精简,只保留村(居)民基本信息、党组织和党员基本信息、流动人口基本信息以及辖区单位基本信息等基本台账,另一方面通过信息化电子化提升效能,推行台账电子化,除了保留日常工作的相关原始记录之外,取消其他纸质台账,将相关资料输入电子平台存档备案,并逐步把“电子台账”模块转移到杭州市“智慧社区”综合管理平台,及时更新信息,实现资源互联共享。
0 人参与 0 条评论(查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