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书观点
1. 国际城市关注创新功能,谋划从财富中心、资本中心转向科技创新中心
创新成为2014年国际城市发展实践中最为频繁的关键词。面对世界经济进入深度调整转型期,全球竞争从经济竞争、产业竞争前移到科技进步和创新能力的竞争、人才的竞争。各国城市纷纷加大对科技创新的重视程度,谋划从财富中心、资本中心转向创新中心。
2. 埃博拉病毒在西非爆发并影响全球多地,世界枢纽城市面临挑战
埃博拉蔓延说明基于航空运输的世界城市网络可成为疾病传播的主要渠道,一方面航空网络将地方性的疾病整合到全球化进程,遥远的城市比临近的农村更可能遭受传染疾病的袭击,由此全球主要航空枢纽,同时也多是主要国际城市迫切需要更加完善的疾病管控系统予以应对。另一方面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区域极有可能是各种疾病传播蔓延的源头,国际社会如何给予及时有效的帮助也日益成为关键。
3. 多国城市放弃申办重大赛事,映射国际大都市反思“大事件”推动作用
连续放弃大型赛事的情况在一年中集中出现,反映出各国反思“大事件”对城市发展战略推动作用的新动向,国际城市对于大事件承办“只算政治账、不算经济账”的阶段趋于终结。
4.香港“占中”活动影响城市正常运行,凸显城市社会各方沟通融合重要性
城市内部秩序紊乱会对城市经济、城市文化、城市氛围等长远发展构成重大冲击进而影响自身在区域和世界城市体系的定位。城市内部尤其世界城市内部的居民在全球化影响下价值观日益多元,理性对话、和平沟通、兼容并包,在法治的基础上寻求共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显得弥足珍贵。
5. 种族案件抗议活动席卷全美,反映族群冲突已成移民城市发展长期挑战
人口结构与族群的多元,是国际大都市的重要特征,也为相关城市带来发展的活力和多样性特征。但这一特征对大都市经济、社会、文化的包容性与和谐性提出更高的要求。城市的经济发展并不意味着族群问题的偃旗息鼓,经济、社会的和谐与公平方能为族群间的良性互动提供坚实的基础。
6. 中国京津冀协同发展,启动世界最大首都圈一体化建设进程
这一国家重大战略的实施,对破除限制资本、技术、产权、人才、劳动力等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的各种体制机制障碍,提高城市群的综合国际竞争力、综合承载能力、内涵发展水平和生态治理水平,真正打造类似大伦敦都市区、大东京都市圈、大巴黎都市区等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现代大都市圈经济,进而辐射和带动“一带一路”建设,促进全球范围内大都市区协同发展,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和影响。
7. 中国推动“一带一路”战略,引发全球对于“丝路城市”概念的关注
“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进入实质性启动阶段,“一带一路”沿线发展得到全世界的广泛关注。其中特别是沿线的所谓“丝路城市”发展前景被广泛看好。随着新丝绸之路的拓展,可以预期将有更多新老丝路城市在联通沿线国家和地区的交流发展中实现复兴与崛起。
8. 网络打车工具风靡国际城市,显示网络力量“自下而上”促进智慧城市建设新趋势
当前的智慧城市概念中,更多强调城市基础设施的智能化以及高技术硬件的使用,体现的是“硬件提升”与“自上而下”层面驱动城市智能化发展的路径。而网络打车软件则显示出网络企业与民众创新性利用互联网资源,以市场与创新手段“自下而上”提升城市智能发展水平,以“软件革新”促进城市运行效率提升的巨大潜力。这一现象在深层次上折射出智慧城市在社会动员与创新-市场互动方面的巨大发展潜力。
9. 首个“世界城市日”举办“城市转型与发展”成为关注主题
首届“世界城市日”的主题是“城市转型与发展”,意在促进各级政府和社会团体、个人共同应对城市化进程的挑战,协助解决国内外各类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在城市转型过程中,城乡迁移、不可持续的消耗和生产、社会不平等、环境恶化和气候变化等压力明显,需要各国城市间合作应对,探索可持续发展之路。
10. 首个城市国际运行标准ISO37120发布,体现城市可持续发展共识
面对全球城市化发展的各种挑战,世界各国以及国际组织纷纷推出自己的解决方案。但由于指标设定和应用方面的不一致,造成不同城市之间的可比性不强,限制了共享城市可持续发展最佳实践经验的机会。正是在此背景下,世界标准化组织建立城市运行标准ISO37120,综合评价城市可持续发展状况,帮助不同层次城市衡量其城市服务和生活品质的管理绩效,通过城市间的横向比较,及时发现城市推进可持续发展过程中的不足之处,并与其他城市分享成功经验。
0 人参与 0 条评论(查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