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版入口|手机版|APP| 网站地图| 帮助中心
您好,欢迎来到皮书网! 登录|注册|

更多>>皮书作者

谢伏瞻
    谢伏瞻,中国社会科学院原院长、党组书记,学部委员,学... 详情>>

更多>>皮书机构

皮书观点

中国旅游应关注科学化、法治化、社会化、内涵式和“走出去”
——《2014~2015年中国旅游发展分析与预测》提出
来源:旅游绿皮书  作者:课题组   发布时间:2015-01-23

  2014年1月20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主办的“2014-2015年《旅游绿皮书》新闻发布会”在北京举行。

  最新发布的《2014-2015年中国旅游发展分析与预测》 (《旅游绿皮书No.13》)总报告指出,2015年是“十二五”收官之年。在这一年以及以后更长时间里,中国旅游应更加注重科学化、法治化、社会化,强调内涵式发展,关注企业和游客的“走出去”。

  所谓科学化,体现在发展理念、治理体系、服务体系、企业经营和游客消费等五个方面。就发展理念而言,对旅游的目标定位应同时关注其作为产业和事业的双重属性,关注经济和非经济目标的实现;在发展方式方面,更强调集约式、低耗型和内涵式发展。就治理体系而言,要强调利益相关者的共同治理,采用开放式、社会化、合作性的治理结构。就服务体系而言,旅游商业服务在于从福特主义的标准化、生产线式供给转向后福特主义的消费者导向、差异化经营和大规模定制,旅游公共服务的健全在于政府从“管治型”向“服务型”的转变以及各领域的协调配合、无缝衔接。就企业经营而言,既要遵循资本理性和商业逻辑,也要重视商业伦理和企业公民责任。就游客消费而言,既要保障消费者权益,也要强调负责任的消费,既要满足个体需求,也要提升公民素养。

  所谓法治化,就是要从强调立法到突出执法。尤其是要实现综合法的综合实施,以及有效执法。

  所谓社会化,体现在资源、资本、治理、监管等各个方面。例如各种社会资源的旅游化与旅游资源的泛在化,包括私人资本、外国资本等在内的社会投资在旅游发展中的比重日益提高,包括当地社区、民间组织等在内的社会力量在旅游管理中的地位不断提升,包括亿万民众、大众媒体等在内的社会舆论在旅游决策中的作用逐渐受到重视。

  所谓内涵式,体现在要素驱动、产品开发、产业体系、产业形态、竞争方式等各个方面。例如在要素驱动上,从资源依赖型到资源、资本、创意结合型;在产品开发方面,从简单粗放型到复合、集约、特色;在产业体系方面,从传统上下链条型到现代化网格型;在产业形态方面,更突出无边界化、多业共生、混业发展;在竞争方式方面,从价格竞争为主到差异化、平台化。

  所谓“走出去”既包括更加蓬勃发展的出境旅游市场,也包括更多中国旅游企业通过兼并收购、战略协议、海外上市等方式走向世界,还包括了“一带一路”战略下中国旅游业的整体发展。

  当然,2015年,中国旅游业也会再洗牌。在区域层面,“一带一路”战略推进和高铁“四纵四横”体系的形成将使带动热点地区和热点产品。在地方层面,市场秩序将成为检验旅游发展的核心指标。在行业层面,如火如荼的主题公园、遍地开花的旅游地产、深感焦虑的传统旅行社、竞争白热化的在线旅行商以及亏损面较大的酒店行业都将面临重新洗牌的局面。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