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版入口|手机版|APP| 网站地图| 帮助中心
您好,欢迎来到皮书网! 登录|注册|

更多>>皮书作者

谢伏瞻
    谢伏瞻,中国社会科学院原院长、党组书记,学部委员,学... 详情>>

更多>>皮书机构

皮书观点

基于2009~2013年间200起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分析显示,微博对于公共事件传播所发挥的影响日趋显著
——《中国新媒体社会责任研究报告(2014)》指出
来源:新媒体社会责任蓝皮书  作者:李闯   发布时间:2014-12-08

  2014年12月7日,由中国网络传播学会、中国传媒大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华中科技大学联合主办的 “新媒体社会责任蓝皮书”《中国新媒体社会责任研究报告(2014)》发布会在京举行。本报告是华中科技大学“新媒体社会责任”课题组2014年度分析报告,由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同中国网络传播学会组织编撰。报告以“新媒体社会责任”为主题,在界定新媒体社会责任概念的基础上,建构新媒体社会责任考量的指标体系,并运用这套指标体系对现有主要的新媒体类型进行考察,同时对新媒体社会责任的典型问题与典型案例进行剖析,发现问题并提供新媒体社会责任建设的思路与方法。

  2009年,微博在中国互联网世界中快速崛起。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微博从满足人们基本社交需求的工具逐渐演变成大众传播的舆论平台,营造了前所未有的新型舆论传播格局。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3年12月底,中国微博网民规模达2.81亿,网民中微博使用率达到了45.5%。微博的井喷式发展与其在重大社会事件中的出色表现是分不开的,在微博参与传播的重大突发公共事件中,人们看到了微博引发舆论的强大力量。

  《中国新媒体社会责任研究报告(2014)》选取2009年9月至2013年9月四年来的重大突发公共事件作为分析样本。最终选定重大突发公共事件200起,并对这些案例的关键要素,如时间、空间、关注热点、传播路径与影响效果等逐一进行分析。

  首先,微博舆论事件在时间上呈增长态势,特别是2010年以后,微博舆论监督成为一种社会常态。另外,舆论事件在空间上虽然呈现出一定的地域性,但影响和传播范围极为广泛。因此,政府对微博舆论需要给予足够重视,采取积极态度应对微博舆论。

  其次,微博舆论关注热点较高的多为社会较为敏感和容易引发矛盾冲突的事件,政府虽不能一味采取“堵”的方式,但要注重对于舆论的引导,比如可以在微博平台上引导话题的均衡分布,增加正能量的内容,削减火药味和对抗性。也可以利用意见领袖的作用,鼓励更多的文化精英发表深度理性的言论,避免口水战。

  再次,微博作为信息发源和发酵地的事件日益增多,但微博仍然无法完全取代传统媒体的作用,因此,在事件传播过程中,媒体之间需要相互配合,共同推动事件的良性发展。

  微博的影响力已经越来越大,不仅在舆论事件发展中起到重要的主导作用,在推进事件圆满解决的贡献也十分突出。微博时代,政府不仅要在关键时刻,特别是在公共突发事件中及时争取话语权,更要充分引导舆论方向。同时,政府需要采取有效对策,抑制微博谣言的传播,南京市委宣传部155分钟歼灭网络谣言以及北京各政府部门在暴雨灾害中利用微博及时辟谣,“以微博治微博”,为政府提供了一条有效的解决思路。

  (参见《中国新媒体社会责任研究报告(2014)》p.289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年10月)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