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版入口|手机版|APP| 网站地图| 帮助中心
您好,欢迎来到皮书网! 登录|注册|

更多>>皮书作者

谢伏瞻
    谢伏瞻,中国社会科学院原院长、党组书记,学部委员,学... 详情>>

更多>>皮书机构

皮书观点

互联网是未成年人生活的现实世界
——《中国未成年人互联网运用报告(2013~2014)》指出
来源:青少年蓝皮书  作者:张雯鑫   发布时间:2014-11-26

  2014年11月26日,由中国少先队事业发展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青年中心和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举办的《青少年蓝皮书:中国未成年人互联网运用报告(2013~2014)》发布会在京举行。

  蓝皮书认为,最初人们常说的,“在网络空间,人们的交往更像是一场陌生人之间的互动游戏”。然而,我们必须看到变化,尤其对更年轻的一代而言。2013年的调查数据显示,我们的调查对象中,当前的未成年人以2000年以后出生的为主,90年代出生的比例已经远远小于21世纪出生的未成年人。2013年调查数据显示,53.6%的孩子8岁前就已经上网了,而等到10岁超过七成(72%)的孩子都上网了。而2012年10岁以前(含10岁)第一次触网的孩子比例为61.8%。未成年人群体的互联网应用和学习的速度远远超过我们的想象。大部分的家长认为自己的上网技术和水平不如孩子,这也成为家长指导孩子的最大困难。随着更年轻的一代人成为家长,这种状况有望得到改善。

  网络空间是否“真实”或有意义,本身就是关于互联网虚拟性的一个巨大的话题,但是,在互联网普及的今天,没有人再会批评互联网的“虚拟”和幻想。对于被我们称为“未成年人”的一代,他们一出生就有了互联网,互联网是他们最大的社会环境之一,中国确确实实迎来了“N世代”。互联网使用、网络交往必然影响到这一代人的方方面面。对于网络交往正负面影响的讨论已经持续了很多年,大家都认同网络交往既有好的一面也必须控制它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互联网在西方社会学中已经上升为生产工具,互联网在时空和关系上都在构建一些全新的社会特征和社会逻辑。网络交往对于未成年人而言远远不是关系和交往那么简单的单向结构,网络交往为他们带来了互动的快乐,带来了情感支持,带来社会关系拓展,带来了交往的新结构,同时,他们实际参与的网络交往行为,本身就是网络交往最重要的建构和关系,他们是构成网络交往和网络关系的重要部分,这就是他们的世界和生活。

  (参见《青少年蓝皮书:中国未成年人互联网运用报告(2013~2014)》p112,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年11月)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