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版入口|手机版|APP| 网站地图| 帮助中心
您好,欢迎来到皮书网! 登录|注册|

更多>>皮书作者

谢伏瞻
    谢伏瞻,中国社会科学院原院长、党组书记,学部委员,学... 详情>>

更多>>皮书机构

皮书观点

我国电子政务的行政职能和组织机构基本健全,但仍面临着较大的统筹协调难度
——《中国电子政务发展报告(2014)》指出
来源:电子政务蓝皮书  作者:张雯鑫   发布时间:2014-11-24

  2014年11月22日,由国家行政学院主办的2014年中国电子政务论坛在国家行政学院召开,《电子政务蓝皮书:中国电子政务发展报告(2014)》在论坛正式发布。该报告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发行。

  《电子政务蓝皮书:中国电子政发展报告(2013)》是由国家行政学院副院长洪毅和国家信息中心常务副主任杜平共同主编的反映我国电子政务发展进程和最新进展、研究和分析电子政务领域重要理论和实践问题的第十部年度报告。电子政务统筹协调发展是国家电子政务“十二五”规划的重要目标之一。2013年是我国“十二五”的第三年,到了冲刺实现我国“十二五”规划目标的重要阶段。中央各部委、各级地方政府不断加强电子政务体制机制建设,基本健全了电子政务组织保障体系,各级政府普遍成立了信息化领导小组,由其统一管理、统筹协调电子政务各项工作。数据显示,100%的省级政府设立了信息化领导小组,95%的地市级政府设立了信息化领导小组,区县级政府中也有超过90%的设立了信息化领导小组,为推动我国电子政务协调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各地各部门根据国家电子政务“十二五”规划的要求,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和发布地方电子政务“十二五”规划,指导地方电子政务发展取得了一定进展。据统计,有60%的中央部门制定和发布了电子政务或信息化发展专项“十二五”规划,36%的省级政府和6%的地市级政府制定和发布了电子政务或信息化发展专项“十二五”规划,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部门和地方电子政务统筹协调发展。

  虽然我国电子政务的行政职能和组织机构基本健全,但是在发展中仍面临着较大的统筹协调难度。总体来看,信息化领导小组基本设立在工信部门和政府办,设立在工信部门的占51%,设立在政府办的占36%,其他占13%。大部制改革后,大部分地方政府都成立了工业和信息化部门,但是名称上有所不同,有的叫工业和信息化厅(委员会),有的叫经济和信息化厅(委员会),在地方工业和信息化部门处室设置中,信息化相对处于弱势。对省、市、县三级的情况进行比较发现,地市级以上地方信息化主管部门普遍建立在工信部门,区县级信息化主管部门较分散,呈现出省、市级相对集中,区县级相对分散的情况,进一步减弱了电子政务管理和协调的力度。有数据显示三年来省级信息化领导小组召开会议次数平均为1.4次,副省级召开会议次数平均为2.8次,信息化领导小组召开会议次数较少。省、市、县各级政府部门设立信息中心或成立信息化领导小组的比例和人员配置也呈现逐级递减的趋势。

  值得注意的是,在没有对已经建立的行业或部门网络系统进行有效整合时,一些机构就开始急着上新的信息化项目,许多旧的矛盾还没有解决,又不得不面对一些新的问题,这将使未来的整合工作面临更大的困难。比如我国围绕“金”字头所进行的一系列重要信息化工程,在一定程度上为我国电子政务建设起到了一种示范作用。但是,由于这些工程基本上都是在不同的行业或部门内部进行的,已经产生一些不平衡的现象和纵横协调的难度。各垂直系统依然存在着分散建设和管理网络的情况,这样就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特别是中西部地区这种现象更加明显,还依然处于广建系统、建平台的初级阶段,重复之前电子政务发展的老路。如果现在盲目利用一些新的概念,名为推进电子政务发展,实则可能使我国的电子政务建设陷入新的误区,会形成部门和地区对电子政务的投资热情与应用效果之间的强烈反差。

  (参见《电子政务蓝皮书:中国电子政务发展报告(2014)》p2、8,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年11月)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