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书观点
2014年11月24日,由北京市社会心理工作联合会、北京社会心理研究所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举办的《北京社会心态蓝皮书:北京社会心态分析报告(2013~2014)》在京发布。
蓝皮书调研结果显示,老年人的居住结构安排大致可以分为独居、与配偶一起居住、与配偶和子女一起居住、与配偶和其他人一起居住四种情况。独居和与配偶一起居住的老年人居住结构与精神支持没有关系。那些和子女同住的家庭,好的、向阳的房间一般由子女居住,老年人的住房普遍次于子女的房间。虽然有改善一下居住环境的想法,大多是心有余而力不足。而那些有能力和子女分开住的老年人家庭,随着老人年岁增高,“房产”又成为子女或者其他亲属争抢的焦点。在北京,房产让很多人失去了温情。
情感支持是家庭中最重要的,并且是其他社会支持不能替代的,超越于物质利益之外的精神慰藉和精神关怀。但现如今,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温情正在慢慢褪去。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发现非正式支持的弱化导致家庭中个人需求得不到满足,老年人的孤独成为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调研中那些感觉比较开心的老人,都把“子女经常来看望自己”、“家庭氛围好”放在情感支持最首要的位置。
总之,在物质生活大幅改善的前提下,老人们越来越看重家庭功能的情感支持,情感需求的满足程度成为人们衡量家庭是否美满的重要条件。但在现实中,老年人的养老观念正在改变,“养儿防老”的观念正在受到冲击,大多数老年人认为“养儿就是一个名声”,并没有多大实际意义。特别是在北京房价高涨的时代,有房的老人“土豪”幸福感大大提升,让人“羡慕嫉妒恨”。与此相对应,将房子给儿子或女儿后的老年人生活幸福指数反倒不如无儿无女的。
家庭养老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少子化”和“无子化”,基于血缘和婚姻关系的亲情支持网络正面临着家庭“核心化”和家庭功能弱化的冲击,导致老年人的情感支持面临家庭支持不足。这主要是由于:一方面,部分家庭的子女“不争气”,好吃懒做,吃低保,不仅提供不了精神慰藉,还经常给老人气受;另一方面,在有些家庭中,子女有尽孝之心,但因沟通不畅产生隔阂,导致不相往来。
(参见《北京社会心态蓝皮书:北京社会心态分析报告(2013~2014)》p276、277,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年11月)
0 人参与 0 条评论(查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