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书观点
2014年9月26日上午,由云南大学大湄公河次区域研究中心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主办的“《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发展报告(2014)》蓝皮书发布会暨专家座谈会”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举行,与会专家分析和展望了2013~2014年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的热点问题和发展趋势,对新形势下我国进一步推动次区域合作深入发展提出了对策和建议,并正式发布了2014年大湄公河次区域蓝皮书《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发展报告(2014)》。
蓝皮书指出,GMS国家政局出现不同程度的动荡。2013年以来,大湄公河次区域内泰国和柬埔寨的政局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动荡,尤其是泰国的政局动荡已经导致流血事件的发生。政局动荡已经对泰国参与次区域合作的信心和精力造成了影响。次区域内的合作项目也成为泰国政治力量角力的牺牲品,如中国和泰国签署的“大米换高铁计划”在泰国政府和反对派的角力中被迫搁浅。
次区域内资源民族主义和环境民族主义继续发酵。环境民族主义是泛环保主义的产物,是一种对国家生态环境问题的民族主义情绪,认为外国投资者不能为了盈利而对投资国的生态环境造成任何影响。近年来,缅甸的资源民族主义和环境民族主义都有所抬头。尤其是在具有西方国家背景的国际非政府组织煽动、挑拨下,缅甸的资源民族主义者和环境保护主义者都变得更加活跃,他们通过游行示威给政府当局施加影响力,最终导致外来投资项目停工、搁置。中国企业在缅甸投资的标志性项目密松电站的搁置、莱比塘铜矿的停工都与缅甸的资源民族主义和环境民族主义密不可分。
域外大国的持续介入。近年来美国、日本和印度都加大了对大湄公河次区域的战略投入,以期达到削弱中国影响力的目的。2013年,美国、日本和印度继续加强了对该地区的投入。美国借助美国-湄公河下游合作机制于2013年4月在越南召开了第四次工作组会议,并参加了2013年7月在文莱举行的第六次“湄公河下游行动计划”部长级会议。日本也借助日本-湄公河首脑会议继续加强与越南等国的关系。印度则借助其“东向政策”谋划推动建设印度-湄公河区域经济走廊。
(参见《大湄公河次区域蓝皮书 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发展报告(2014)》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年9月出版)
0 人参与 0 条评论(查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