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书观点
2014年9月 16日,由中共北京市委社会工作委员会、北京工业大学人文社科学院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主办的《2014年北京社会建设分析报告》发布会在北京工业大学人文学院学术报告厅举行。本报告是北京工业大学“北京社会建设分析报告”课题组2013~2014年度成果,利用北京市政府和相关部门权威数据和材料,结合蓝皮书课题组的调研,全面总结了2013年北京市社会建设取得的主要成就,分析了2013年北京社会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对2014年北京社会建设的趋势进行了展望,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2014年北京社会建设分析报告》指出,伴随着工业化、市场化、城市化和全球化推动的现代化进程,在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北京的社会结构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动。在工业化的影响下,当代中国社会的阶层分化越来越趋向于以职业为核心,具体表现为产业结构、职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多重综合形态。
产业结构方面的人员变动较为明显:20世纪90年代以前,从事第二产业的人员占到全部从业人员的40%以上,三次产业的从业人员比重形成“二三一”结构。至2012年,北京从事第三产业的人员规模超过3/4,三次产业从业人员比重的“三二一”形态表现明显。整体看来,北京三次产业从业人员的变动路径与先发现代化城市较为一致,尤其是第三产业的兴起体现了北京产业结构的现代化进程,这对推进北京城市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职业结构的“中层化”推进:直到2000年,工人依然是北京职业结构中占人数最多的群体,其比例接近1/3,2000年以后持续减少,而专业技术人员、办事人员和商业服务业人员比例持续增加,使职业阶层呈现“雇佣白领化”和“上层蓝领化”的变动路径,他们是职业结构的中间层,也是构成北京社会阶层结构的主体,北京的职业结构的“中层化”发展已逐渐使社会结构呈现“中间大两头小”的形态。
劳动力市场的开放化推进:进入2000年以后,知识和技术成为影响人们职业获得的重要因素。具有高学历、专业技术职称以及高技术等级的从业人员数量均在增加,同时企业类型的多样化表现出产业结构现代化进程中的市场化效应,人们的就业选择范围更广,自主选择职业的能动性得以提升。
然而,虽然从三个维度的分析表明走向一种“橄榄型”社会的趋势,但却需要指出支撑这个“橄榄”的重要基础,即大量外来流动人口构成的新职业群体。如何使外来流动人口群体的变动涉及较小的社会代价?是控制其规模并使其“离京而迁”,还是在制度上推动劳动力市场发展使其逐步融入?这将是北京今后需要考虑的重要课题,也将影响到北京稳定、有序、和谐的发展。
0 人参与 0 条评论(查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