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版入口|手机版|APP| 网站地图| 帮助中心
您好,欢迎来到皮书网! 登录|注册|

更多>>皮书作者

谢伏瞻
    谢伏瞻,中国社会科学院原院长、党组书记,学部委员,学... 详情>>

更多>>皮书机构

皮书发布

《中国文情报告》(2013—2014)在京正式发布
——文学蓝皮书
来源:文学蓝皮书  作者:课题组   发布时间:2014-05-08

  2013年5月8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举办“文学蓝皮书”—《中国文情报告》(2013—2014)发布会在京举行。《中国文情报告》主编白烨简介了《中国文情报告》(2013—2014)的主要内容,并就年度文学的主要成就与倾向性问题作了讲述,课题组成员马季、李朝全、王冰、周亚琴,陶庆梅等就相关问题作了补充。

  《中国文情报告》(2013—2014)设长篇小说、中篇小说、短篇小说、纪实文学、散文、诗歌、戏剧、网络文学、理论批评与资讯附录等10个专题,分门别类地对2013年的中国文学与文坛的发展与走向、现象与成果、经验与问题等各类情况,进行了系统的梳理与细致的扫描。特别是通过对一些焦点性现象和倾向性问题的捕捉与评说,更为突出地显现了年度文学的宏观走向,及其发展演进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蓝皮书指出,当代文学的发展,除去依循文学自身的规律向前自然运行之外,越来越与社会生活勾连密切,互动频仍。2014年的文坛,正是在与各种社会动向、文化思潮的碰撞与互动中,呈现出持续分化与泛化的深层异动。总体来看,各类文体的写作中现实性普遍增强,文学生产中日渐显现市场化的深入渗透,是最为显见的总体性特征。

  文学中的现实性的强化,既表现于贾平凹的《带灯》,韩少功的《日夜书》,苏童的《黄雀记》、马原的《纠缠》等人的题材不同但现实感强烈的长篇小说,也表现于方方、陈应松、刘庆邦、毕飞宇等人的直面社会现实的中短篇小说,还表现于纪实文学的切近改革现状,反映生活新变动、新气象和瞄准关乎民生的社会焦点与热点的书写,散文的吧笔触伸向现实生活的深处等倾向。文情报告的总报告指出:与往年相比较,2013年间,“操持现实主义手法的许多作家,以对现实生活的新的掘进,续写着自己的文学新篇,而许多带有先锋色彩的非现实主义作家,也纷纷向现实主义之路倾斜和回归,使得现实主义的写作成为蔚为大观的时代风尚。”

  文学生产中日渐显现市场化的深入渗透与深远影响。市场化的渗透与影响,主要反映于长篇小说的生产与传播,越来越呈现出“圈子叫好”与“场子叫座”两不相干的景象;蓝皮书自身就反映了这种窘况,前边有关长篇小说的综述论及的28部作品,后边的两个排行榜上一部没也有,后边的点击排行与畅销排行的两个榜单上的作品,前边的长篇综述历压根也没有。这种情形,正是当下的长篇小说,从写作、传播到阅读,都严重分野与分离的具体反映。而在戏剧方面,戏剧创作的持续活跃,小剧场的稳步发展,却又借助着市场化的力量,并逐步走向创作、机制与市场的密切互动与相互借力。而诗歌,也是借助于市场化的网络传媒,赢得了另外一片天地,使网络诗歌成为当代诗歌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主要传播方式。

  市场化对于网络文学的影响,比任文学何版块都更为巨大和深刻。从网络文学中“大神级”作家的纷纷进入富豪作家榜,只以点击量、粉丝量、阅读量来衡量作品高下,以及一些读书频道分离门户网站成立独立公司,都显示出商业运营越来越成为网络文学版块的主要支撑,商业利益越来越成为网络文学从业者的终极追求。

  就2013年的倾向性问题,白烨在“总报告”里指出了三个方面的问题,并提出了自己的建言。1,文学观念需要整合。总体来看,现在的文学观念比之过去更加新异了,也更为多元了,但因为核心的文学观,如文学的价值观,没有相对意义上的共识,因此在观念层面上,处于核心地位的文学价值观没有占据主导的地位,起到统领的作用。2,文学经典需要构建。在当下文坛,有没有和要不要文学经典众说纷纭,在现实文学生活中,已有定评的一些文学经典作品,不断被大量的畅销读物和流行作品所遮蔽和覆盖,广大的青少年文学读者普遍喜欢网络小说,文学经典受到严重冷落,从而导致文学阅读的浅俗与文学认知的芜杂。因此,需要构建当代文学经典,通过善待经典,看重经典,维护经典,弘扬经典,使其在文学创作到文学阅读的全程文学活动中,释发其能量,发挥其作用。3网络文学需要强化文学元素。种种迹象都表明,资本似乎成为了支撑和推动网络文学的主要杠杆和基本力量。作为文学形态之一种所应有的美学的力量来好像在淡化,在萎缩,如果没有文学的元素与精神的力量在起作用,网络文学的商业运营会失去应有的制衡,使得商业的元素或与经济的力量无遮无拦,这对网络文学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所以,怎样提升网络作家的文化素养,培训网络文学编辑,加强网络文学的评论,以保持网络写作的文学品质,制衡资本因素的无限扩大,都是十分必要的和极其迫切的。

  蓝皮书指出,由于环境与氛围、代际与群落、观念与方式、生产与传播等各种因素的持续变异,文学的场域与文学的问题,变得越来越不单纯,走向越来越具有浑象性。这使得文学的问题越来越是综合性的问题,社会性的问题。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