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版入口|手机版|APP| 网站地图| 帮助中心
您好,欢迎来到皮书网! 登录|注册|

更多>>皮书作者

谢伏瞻
    谢伏瞻,中国社会科学院原院长、党组书记,学部委员,学... 详情>>

更多>>皮书机构

皮书发布

2012版《“两化”融合蓝皮书》提出推进“两化”深度融合的“十大黄金法则”
来源:  作者:本网编辑   发布时间:2012-09-14
2012年9月14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和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在北京联合举办“2012年中国‘两化’融合高峰论坛暨《‘两化’融合蓝皮书》发布会”,发布了《中国“两化”融合发展报告(2012)》。
《中国“两化”融合发展报告(2012)》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院长、中国无线通信标准研究组(CWTS)主席、信息产业部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试验专家组组长曹淑敏主编,是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连续出版的第二本关于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两化”融合蓝皮书》。在这部蓝皮书中,研创人员提出了推进“两化”深度融合的“十大黄金法则”。
 
  
一是统筹实施“两化”融合发展规划。“两化”融合规划体系是促进“两化”融合三大支柱协调发展和引导社会资源合理配置的重要指南,是“两化”融合顶层设计的重要载体。要健全责任明确、分类实施、有效监督的“两化”融合规划体系实施机制。
二是加强“两化”融合产业政策引导。在做好“两化”融合顶层设计的基础上,立足市场机制基础性作用,通过产业政策引导“两化”深入融合发展,有利于调整“两化”融合资源在不同领域的配置,进而优化“两化”融合的空间布局和产业结构。
三是健全“两化”融合法律法规体系。加快建立“两化”深度融合发展的法制体系,促进政府产业调控走上法制化、规范化轨道。围绕推进“两化”深度融合的重点任务和要求,加强“两化”融合及其融合硬度、融合软度和融合深度三大支柱领域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和修订、废止等清理工作,将推进“两化”深度融合的基本目标、措施和手段依法固定下来,依法支持工业化、信息化、一体化,进而推进“两化”深度融合。
四是强化“两化”融合体制机制建设。坚持市场化和法制化并重,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提高政府统筹规划和协调指导“两化”融合的能力。深化重点行业体制改革,努力消除产业发展的体制性、机制性障碍,形成平等准入、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五是加大“两化”融合财税金融支持。财税金融政策是我国宏观调控的基本工具和政策手段,也是推进“两化”深度融合的基本工具和政策手段。完善有利于“两化”融合发展的税收政策,确保各类企业在税制方面享有公平权利,继续落实各项促进科技投入和科技成果转化、支持高技术产业发展等方面的税收政策,有步骤、有目的、分类别地制定和完善“两化”融合发展重点领域的税收优惠政策。
六是提升“两化”融合自主创新能力。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是促进“两化”深度融合的源泉,必须紧紧抓住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这个中心环节,加大科研支持力度,突破关键技术,推进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为“两化”深度融合提供重要技术支撑。加大基础研究、战略技术研究力度,在遵循科技发展规律前提下,加强引导,突出重点,集中资源,协同集成,走创新之路。
七是深入推广“两化”融合试点示范。发挥“两化”融合“试验区”、“示范企业”、“示范项目”的引领和示范作用,是推动各地区、各行业、各企业“两化”融合全面和深入发展的重要工作内容。做好“试验区”、“示范企业”、“示范项目”的评估工作,总结交流“两化”融合“试验区”经验,将共性问题进一步提升、总结和提炼,分享成功经验,减少和避免失误,降低不必要的损失。
八是支持中小企业“两化”融合发展。发展中小企业对于促进我国经济增长、扩大社会就业、保持社会稳定、建设创新型国家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在中小企业成长工程的基础上,实施“两化”融合助力中小企业成长。提高网络环境下的企业间协作配套能力和产业链专业化协作水平,鼓励和支持中小企业参与以龙头企业为核心的产业链协作,提高产品附加值,提升竞争力。
九是加强“两化”融合人才队伍建设。人才队伍建设是推进“两化”深度融合发展的坚强核心。加大引进与培养高端和急需人才的力度,是推进“两化”深度融合的有力支撑。依托重大科技专项,重点在制约融合发展的核心技术和关键领域,着重在包含信息技术在内的高科技、经营管理、节能减排等方面加强高端人才的引进和培养。
十是全面推进“两化”融合评估工作。开展“两化”融合评估工作是走中国特色“两化”融合道路的有力抓手。在试点开展工业企业和行业“两化”融合评估工作的基础上,不断深化“两化”融合评估理论体系,持续完善企业、行业、区域“两化”融合评估体系、方法和机制,全面推进“两化”融合评估工作,形成全局统筹、各有特色、合作共赢的良好局面。
(以上内容参见“两化”融合蓝皮书《中国“两化”融合发展报告(2012)》,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7月出版)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