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书发布
2012版《澳门蓝皮书》3月29日在澳门发布
来源: 作者:本网编辑
发布时间:2012-03-30
由澳门大学澳门研究中心、澳门基金会联合主办,中国社科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澳门学引论》暨澳门蓝皮书《澳门经济社会发展报告(2011~2012)》的发行仪式于2012年3月29日上午在澳门大学图书馆举行,中央人民政府驻澳门联络办公室文化教育部部长助理李正桥、外交部驻澳特派员公署公共外交和新闻部副部长任育红、澳门特区政府政策研究室主任刘本利、澳门基金会行政委员会主席吴志良博士、澳门大学赵伟校长、澳门理工学院一国两制研究中心主任杨允中、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社长谢寿光、澳门大学澳门研究中心代主任郝雨凡教授等出席并共同主持了新书发行剪彩仪式。
![]() |
澳门大学澳门研究中心策划编撰的两本著作《澳门学引论:首届澳门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及澳门蓝皮书《澳门经济社会发展报告(2011~2012)》,均从文化的角度对澳门的历史地位和人文底蕴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阐述。
众所周知,自1986年以来,澳门学者陆续提出了建设澳门学的设想,并对澳门学的概念、内容以及方法等问题进行了初步的讨论。澳门大学澳门研究中心以开阔的学术视野和独到的学术眼光,提出了创建“澳门学”的主张,而《澳门学引论:首届澳门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正是“澳门学”研究成果的集中反映。国内外几十位从事澳门研究的著名学者基于澳门学这一概念,分别从物质生产、社会结构、人群组织、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各个方面,对澳门社会的形成、变迁和发展过程进行了比较系统的分析,进一步丰富、发展了澳门学的内容与研究对象。
澳门大学社会科学及人文学院院长、澳门大学澳门研究中心代主任郝雨凡教授在《澳门学引论》的序言中提到,当今世界,地区性的冲突多为民族、宗教、文化之间的摩擦所造成,民族、宗教、文化问题,日益困扰着各国政治家:不同民族、宗教、文化能否避免冲突?如何化解冲突?如何和谐共处?研究澳门学,就是要从文明的“互动相生”模式找到历史的解释及其核心的价值,为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文明找到可以避免冲突、和谐相处的道路,为当今世界各国妥善处理民族、宗教问题,促进世界的和平发展提供有益的启示与历史的借鉴。就中国而言,研究澳门学既可为当前有效处理疆、蒙、藏等少数民族与汉族的民族团结问题,以及“一国两制”的成功实践提供历史智慧,又可以为日益崛起的中国走向世界过程中,与其他国家和民族友好交往提供实用的经验。
2012版《澳门蓝皮书》的撰写也有别于往年,澳门蓝皮书《澳门经济社会发展报告(2011~2012)》以澳门的人文底蕴与文化建设为主线,详细而又系统地介绍了2011年澳门经济、社会、政治、文化、法制、民生等各个方面的发展情况,同时对澳门政府施政与民生建设、中西文化交流、新闻媒体等热点问题进行了深度分析。
该书主编之一郝雨凡教授在总报告中指出:澳门回归祖国以后,特别2002年赌权开放和内地实行“自由行”政策以来,澳门博彩业以每年近2000亿元的收入稳居博彩收入排名世界第一,为澳门特区的发展建设、改善民生、文化事业发展提供了充足的资金。然而,仅以“赌业”、“赌城”作为贯穿澳门发展进程的核心词,是一种缺乏历史观和全面性的“误解”。因此,重新振兴澳门的文化事业发展、保持澳门独特吸引力、强化澳门人文底蕴已成为澳门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和挑战。他同时强调,围绕“澳门学”研究构建突出本土文化的文化建制、构筑与旅游休闲博彩业既良性互动又相对独立的运行体系、以健全法治和政制发展为重点着重提升政府治理能力以及重视人力资源培育和发展将成为澳门人文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澳门在博彩业蓬勃发展的当下,尽管文化特质被置于容易被人忽略的位置,但是作为一个地域狭小的相对隔离的区域,文化事业的长足发展才是持续发展的根基。从开埠以来,澳门积淀了深厚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底蕴,并不缺乏引人入胜的文化特质,在经济蓬勃发展、区域融合发展的进程中,重新构筑与经济发展水平相匹配的包括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的强大“软实力”,这是我们在此呼吁重新认识澳门文化底蕴、振兴澳门文化建设的最终目的。
0 人参与 0 条评论(查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