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版入口|手机版|APP| 网站地图| 帮助中心
您好,欢迎来到皮书网! 登录|注册|

更多>>皮书作者

谢伏瞻
    谢伏瞻,中国社会科学院原院长、党组书记,学部委员,学... 详情>>

更多>>皮书机构

皮书发布

2011年《“两化”融合蓝皮书》7月18日在京发布
来源:  作者:本网编辑   发布时间:2011-07-19
2011年7月18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在京发布了2011年《“两化”融合蓝皮书》(即《中国“两化”融合发展报告(2011)》)。
    
    《“两化”融合蓝皮书》是我国第一部关于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蓝皮书。它是我国推动“两化”深度融合,推进经济社会各领域信息化,科学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理论探索和权威年度报告,也是总结和宣传“两化”融合实践成果的重要阵地。
 
 
    该书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直属的国家级科研机构——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主编。作为知名的信息化研究机构和特色鲜明的“两化”融合研究机构,该院一直致力于在信息通信、信息化和“两化”融合等领域为政府提供重要支撑,为行业提供卓越服务。
   
    《“两化”融合蓝皮书》是该院以专家和学术的视角,对我国各地区“两化”融合进程进行周密分析、严格诊断、科学预测,为国家及地方推进“两化”深度融合提供理论支撑的重要尝试。
   
    该蓝皮书指出,“两化”融合是一个历史的发展过程,包括四个阶段,即“两化”融合准备期(又称纯粹工业化期)、“两化”硬融合期、“两化”软融合期以及“两化”和谐发展期(又称两化帕累托融合期)。当前,我国“两化”融合进程仍然处于硬融合期,即加速工业化时期。推进“两化”深度融合就是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从硬融合阶段逐步向软融合阶段转变,进而向“两化”和谐发展期转变,最终实现信息化和工业化相互促进、和谐共生的过程。
   
    该蓝皮书认为,根据融合程度差异,我国各省份(不含港澳台)“两化”融合综合排名包括四个梯度。第一梯度包含5个省份,分别是“两化”融合综合指数排名前5位的广东、江苏、北京、浙江和上海;第二梯度包含6个省份,分别是“两化”融合综合指数排名6-11位的山东、福建、天津、四川、河南和辽宁;第三梯度包含6个省份,分别是“两化”融合综合指数排名12-17位的河北、湖南、安徽、陕西、湖北和重庆;其余14个省份均位居第4梯度。
   
    该蓝皮书表示,“两化”融合评价体系由融合硬度(主要反映工业化,即“两化”融合的需求因素)、融合软度(主要反映信息化,即“两化”融合的供给因素)和融合深度(主要反映一体化,即“两化”融合的效果因素)构成。在分项排名中,位居“两化”融合硬度排名前10位的省份分别是:江苏、广东、浙江、山东、上海、河南、天津、河北、重庆和北京;位居“两化”融合软度排名前10位的省份分别是:广东、江苏、上海、北京、浙江、山东、福建、四川、辽宁和天津;位居“两化”融合深度排名前10位的省份分别是:北京、广东、上海、浙江、江苏、山东、福建、四川、河南和湖南。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