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版入口|手机版|APP| 网站地图| 帮助中心
您好,欢迎来到皮书网! 登录|注册|

更多>>皮书作者

谢伏瞻
    谢伏瞻,中国社会科学院原院长、党组书记,学部委员,学... 详情>>

更多>>皮书机构

皮书发布

2011年《舆情蓝皮书》发布会今日在京举行
来源:  作者:本网编辑   发布时间:2011-07-13
社会舆情研究是一个全新的研究课题。尤其是处于转型期的中国,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种种舆情危机。随着各种新媒体技术的出现,社会舆情出现的频率大大增加,舆情解决的难度日益增大,如何更有效地进行舆情应对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2011年7月13日,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和上海交通大学联合主办的 “2011年《舆情蓝皮书》发布会” 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第一学术报告厅举行。会议对中国社会舆情与危机管理进行了研讨,并发布了2011年《舆情蓝皮书》(即《中国社会舆情与危机管理报告(2011)》)。
会上,《舆情蓝皮书》主编、上海交通大学人文艺术研究院副院长谢耘耕就2011年上半年我国社会舆情状况进行了简单分析。他把社会舆情形象地比喻为社会的“皮肤”,并指出,执政者可以从中了解社会思想动态和民意。
《舆情蓝皮书》主编、上海交通大学人文艺术研究院副院长谢耘耕在发布会上发言
 
谢耘耕在主题发言中指出,2011年上半年中国社会舆情事件呈现出如下特点:社会民生类舆情比重较往年同期显著上升,瘦肉精、西瓜膨大剂、激素黄瓜、染色馒头、塑化剂等食品安全问题舆情引发社会广泛关注;联华利华、康师傅等掀起的涨价风波也与社会民生密切相关。涉法涉警类舆情较往年下降明显,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公检法部门普遍加强了对舆情事件的重视,及时监测、分析并处理舆情的能力提高;地域分布上,北京、长三角地区继续高居舆情发生地的前列,河南、湖北、湖南等中部地区舆情有所下降;近六成社会舆情事件由新媒体曝光,微博影响力继续扩大,在由新媒体曝光的舆情事件中,微博首曝的比重首次超过论坛社区、博客;舆情消退速度越来越快;危机主体舆情应对的时效性提升,危机意识增强;第三方的使用越来越频繁。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社长谢寿光在发布会上致辞
 
来自中宣部、国新办、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中国社会科学院、上海交通大学等单位的领导和专家出席本次会议并发言。与会领导和专家充分肯定并高度评价《中国社会舆情与危机管理报告(2011)》,并对当前社会舆情和危机管理现状展开了热烈讨论。
 2011年《舆情蓝皮书》发布会现场
 
内容简介
《中国社会舆情与危机管理报告(2011)》由上海交通大学舆情研究实验室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全书由总报告、分类舆情、企业和个人舆情、专题研究四部分组成,以新媒体环境下的中国社会为立足点,以提升中国社会各界的媒介素养和舆情应对能力、实现中国社会的科学和谐发展为最终价值指向,整合新闻传播学、管理学、社会学、心理学、信息安全等多学科研究视角,运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对新兴的社会舆情案例进行采集、评价、对比分析和预测,对2010年中国社会舆情、分类舆情、企业舆情、个人舆情等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
作者简介
谢耘耕,上海交通大学人文艺术研究院副院长、传媒经济与管理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曾先后在湖北人民广播电台、上海东方卫视工作,有二十年的新闻采编和媒体经营管理经验,先后有三十多篇新闻作品和论文获中国新闻奖、中国广播电视新闻奖、上海新闻奖、湖北新闻奖、上海新闻论文奖等奖项。2010年11月,经上海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批准,上海发展战略研究所谢耘耕工作室挂牌成立。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