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次皮书年会以“皮书研创出版:专业化与规范化”为主题,聚焦研创平台专业化、提升皮书学术规范性等议题。
8月5日,在第十七次全国皮书年会上,中国出版协会常务副理事长邬书林作了题为“立足创新、提高质量,建好出版平台传播好智库成果”的学术报告。他指出,皮书在五个方面的功能日益凸显:(1)对于国情研究,皮书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记录仪;(2)对于资政决策,皮书是政策制定、评估、调整的智力源;(3)对于学术科研,皮书是社会科学研究的资料集成库;(4)对于社会公众,皮书是信息爆炸时期的信息过滤器;(5)对于话语体系建设,皮书是中国学术、中国智库发挥国际影响力的重要工具。他强调,在中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努力提升中国专业出版水平,是服务国家创新战略的需要,是提高我国国际话语权的需要,既是中国出版自身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对世界文明的贡献。邬书林还建议,(1)以皮书出版为平台,建立公共学术空间;(2)统一出版规范与标准,建立一种创新的应用对策类研究、出版模式。(3)进一步明确皮书的定位,使皮书正成为智库工作的平台:智库交流平台、智库产品互通平台、智库与社会交互平台、智库信息整合平台。随着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深入开展,该智库平台必须时时做出调整,相应的平台功能必须进一步深化。(4)继续加快数字化和国际化发展步伐。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蔡昉在讲话中指出,皮书的专业化与规范性是皮书的价值所在,也是皮书能持续发展的立命之本。皮书规范化要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方面是注重学术体例规范。出版社实施的各种皮书操作规范和条例,以及皮书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就是对皮书学术规范水平的要求准则和评价标准。另一方面,研究写作要规范。要对数据的来源和真实性、可靠性进行严格把关,对资料的引用、问题的分析要科学客观,符合学理要求,调查研究要务实求真。新形势下,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担负着光荣使命,对此,他提出三点建议:第一,加强话语体系建设,建造属于我们自己的语言体系;第二,不断创新,依据时代特点建言献策,发挥智库的功能;第三,注重学术规范,加强学风建设。蔡昉还宣读了第七届优秀皮书奖获奖名单。